
聯系創洋
電話:
021-66126658
021-66126659
盧總:
139-1700-9455
昆山電話:
0512-5759 1865
郵箱:
sy.lu@cy-water.com
地址:上海市普陀區曹楊路1700號辰金高尚領域T9幢308室
純水處理工藝,你知道幾種?
純水是指經過多層過濾處理的干凈水,通常以城市自來水為來源。這種處理可以去除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質,但同時也會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,如氟、鉀、鈣和鎂等一并去掉。
臭氧消毒超純水處理
臭氧(O3)的消毒原理是:在常溫常壓下,臭氧的分子結構不穩定,會迅速分解為氧氣(O2)和單個氧原子(O)。單氧具有強烈的活性,通過氧化作用有效殺滅細菌,而多余的氧原子會自行重新結合成普通氧氣(O2),因此不會留下任何有毒殘留物,故被稱為無污染消毒劑。臭氧不僅對多種細菌(如肝炎病毒、大腸桿菌、綠膿桿菌等)具有極強的殺滅效果,對霉菌也同樣有效。
1、臭氧的滅菌機制和過程屬于生物化學范疇,其通過氧化作用分解了細菌內部所需的葡萄糖氧化酶,從而影響了葡萄糖的氧化過程。
2、直接作用于細菌和病毒,破壞其細胞器和核糖核酸,分解DNA、RNA及蛋白質、脂質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,從而干擾細菌的物質代謝和繁殖過程。
3、穿透細胞膜,進入細胞內部,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內部的脂多糖,導致細胞通透性發生異常,從而引發細胞溶解和死亡。此外,細胞內部的遺傳物質、寄生微生物、寄生病毒顆粒、噬菌體、支原體及細菌和病毒的代謝產物(如內毒素)等也會隨之溶解并失去功能。
純水處理工藝,你知道幾種?
活性炭通過吸附和過濾的方式,主要去除水中異色、異味、余氯以及殘留的消毒物等有機雜質。
薄膜微孔過濾(MF)用于純水處理的工藝。
薄膜微孔過濾法有三種類型:深層過濾、篩網過濾和表面過濾。
深層過濾是通過編織纖維或壓縮材料構成的基質,利用其吸附性或捕捉方式來捕獲顆粒,常見的有多介質過濾或砂濾。這種過濾方法相對經濟,能夠去除98%以上的懸浮固體,同時保護下游的凈化單元不被堵塞,因此通常作為預處理方式。表面過濾則采用多層結構,液體經過濾膜時,孔徑較大的顆粒被留在濾膜表面,像常用的PP纖維過濾。表面過濾能夠去除99.9%以上的懸浮固體,因此同樣適用于預處理或澄清。篩網濾膜具有一致的結構,類似于篩子,能夠將大于孔徑的顆粒留在表面,這種濾膜的孔徑非常精確,通常用于超純水機的末端保安過濾器。最后,篩網過濾和微孔過濾通常被運用于純化系統的最終環節,以去除殘留的微量樹脂片、碳屑、膠體和微生物。
離子交換(IX)純水處理技術
離子交換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與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反應,將水中存在的無機鹽的陰陽離子,例如鈣離子(Ca2+)、鎂離子(Mg2+)、硫酸鹽(SO42-)和硝酸鹽(NO3-)等,進行交換。這樣,水中的陰陽離子就會與樹脂中的對應離子進行互換,從而實現水的凈化。
反滲透(RO)純水處理技術
它是一種以壓力為動力的水處理技術,利用反滲透膜只允許水分子通過而阻止溶質的特性,從含有多種無機物、有機物和微生物的水源中提取純水。這種反滲透膜的孔徑小于10埃(1埃等于10^-10米),具備很強的篩分能力,去鹽率可達到99%,而去菌率超過99.5%。該技術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無機鹽、糖類、氨基酸、細菌和病毒等雜質。如果根據原水水質和出水水質進行合理設計,反滲透技術是凈化自來水的最經濟有效方式,同時也是超純水系統的最佳前處理方案。
超濾(UF)凈水處理技術
微孔薄膜通過其過濾孔徑的大小來去除微粒,而超濾(UF)薄膜則像一種分子篩,它根據分子尺寸的不同,允許流體通過極其細小的孔,從而實現對溶液中不同大小分子的分離。
超濾膜是一種堅固、薄型且具有選擇性透過性的膜,通常認為其過濾孔徑約為0.01微米,能夠截留特定尺寸以上的分子,包括膠體、微生物和熱源。較小的分子,如水和離子,則可以順利通過這層膜。
紫外線(UV)和臭氧消毒超純水處理技術
使用發出254nm/185nm波長紫外線的紫外燈,能夠有效消滅細菌并分解有機物。
一種新型去離子水處理技術,稱為連續電除鹽技術(EDI)。這種技術通過將離子交換樹脂夾在陰離子和陽離子交換膜之間,形成EDI單元。與傳統方法相比,此技術不需要使用酸堿來再生樹脂,具有較好的環保性。
上一個: 生物制藥用水系統管理的關鍵要素